365体育投注

图片

承载一代人记忆的老单位

文章来源: 文/姝子 发表时间:2019-06-16 11:08 责任编辑:
字体大小:【    】

繁华的沙溪镇,在历史变迁中,见证着信江边开阔的漕运码头。老街鳞次栉比的商铺,雕梁画栋的徽式老宅,更有一些富含鲜明年代特征的老单位旧址。那些已经荒废、破旧,甚至已改造、拆毁的建筑,仔细一打听,都曾有着辉煌的历史,及带着浓浓岁月味道的故事。那些原本只有在城里才有的国有单位,选择了驻扎沙溪镇,奠定了如今的365体育投注市信州区副中心的地位,从某种程度上不仅是见证,甚至可以说是造就了沙溪镇某一时段的繁荣。

现已成为玩具加工厂的老火车站,于古代信江航道漕运与现代国道公路运输之间,承前启后,对于沙溪镇的商贸集市,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也曾是很多人年少时,诗和远方,以及梦想起航的象征。

解放路28号的365体育投注市卫生材料厂,是生产传统医用橡皮膏药的企业。小时候,家人哪里有腰酸背痛的,只需贴上一剂,再无忧患。

位于解放路19号那一排铜版字只剩下两个半字的“365体育投注市人民印刷厂”,主营税务发票印制,与不远处的“沙溪国税分局”又有着怎样紧密联系的故事?

印刷厂那两扇大铁门,锈迹斑斑,顶上两颗硕大的红五星,铁艺焊接而成的“抓纲治国”四个字,很容易将人带入六七十年代。让我想起家乡的一个老单位“365体育投注县皮肤病防治所”。小时候,农村还没有电视,只有防治所里有一台黑白的电视机。防治所不胜乡扰,大白天也将铁门紧闭。

小伙子们便像猴子一样,从铁门顶端爬过去了。而六七岁的我则发挥瘦小优势,学着小狗,从铁门底下趴着钻了进去。谁知道进去了也看不到电视屏幕,只从大人们的大腿间瞄到一点闪光,听见电视剧《霍元甲》或《陈真传》传来的“嘿嚯哈呀”的打斗声。

据《365体育投注县志》载,皮肤病防治所最早也是在沙溪油麻坞,后来收治的麻风病人多了,1973年迁往了365体育投注县湖村乡徐家村高塘生产队。

据住在汪曹余弄的余忠炉老人讲,现在的马头塘雄彪酒业所在地曾经有个老剧院,会有很多的戏班来这里演出:赣剧、采茶戏、木偶戏、傩舞、越剧……

光绪二十三年(1897),沙溪王贤茂两兄弟创办“老庆云班”;郑贤举创办“老紫云班”。郑水田、郑新太、章树生、苏草包、徐水仔等赣剧信河派名角在这两个班社领衔演出,深受赣东、浙西、闽北一带群众的欢迎,广信班两个主要班社都出自沙溪,后人称广信班为沙溪班。①饶河班有鄱湖之风,演唱高腔剧目,古朴粗犷;信河班展吴越之韵,主唱乱弹腔,婉转流利。新中国成立后两班合并,始称赣剧。②在没有电视电影的年代,戏剧是主要的文化传播途径。戏班招来了集会,各种小吃、小摊、杂耍……都云集而来。孩子们理直气壮地打劫几种吃食,妇女们点评着戏台上谁是坏人,谁是好人。但凡戏文里有人考取了功名,定是状元;但凡出来个能主事的官,不是县官就是皇上——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功名如何考取,具体官级有哪些,如何升迁?大家看戏图的是个热闹,看的是故事。角色都脸谱化,简单明了,一如老百姓的生活。因此那时的快乐也是简单的、纯粹的。

沙溪是幸运的,建国初期,县制文化单位基本都先建立在沙溪。除了老剧院,还有县文化馆、新华书店,开设图书室,不仅可以购买图书,还可以借阅租书。虽然这些老单位早已撤销,早前具体地址也已很难考证,但它们带给沙溪的人文影响,已浸润到了沙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。

漫步在沙溪老街,看到一块方形木牌上用黄黑两种颜色写的弧形字,黄色已经淡化褪色,模糊不清,黑色的仍然清晰可辨“:365体育投注县沙溪供销社”。

弧形半环下有一横排粗体黑字:“南杂门市部”。在六七十年代,供销社曾是一些偏僻农村唯一购买物资的渠道。在商户众多的沙溪镇,有些物资也只有供销社才有权销售,比如食盐、糖、香烟、鞭炮、布匹、化肥等。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,商品市场化,私人杂货铺才渐渐多起来。在物资极度缺乏的时候,供销社里的商品都是定额供应的。买东西不仅要有钱,还要有票,买布要布票,买油要油票,买粮要粮票……

说到买粮,“吃商品粮”曾是多少农业户口的人所向往的,那是只有单位的人才能享受的特权。虽然粮食是农民种植出来的,但建国初期,粮食紧张,除了上缴完公粮外,所剩粮食不够自己家人一年口粮。有些亩产较低的农民交不了公粮定额,还要交上吊款,以补差价。而有单位的人,有工资,有粮票,他们每个月都会统一到粮站去买米。在农村人眼里,他们不用风吹雨淋,日晒虫咬,凭政策就能把粮食扛回家,那是何等的风光幸福啊!

而收纳上缴公粮,储藏粮食的仓库——粮库,就在龙门寺路,赣东北地质大队的对面。建筑还是六七十年代的普通二层砖房,盖瓦斜顶。仓库大门口刷白,用红漆写着两行醒目大字:“粮库重地,严禁烟火”。

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改革,粮库的调度作用渐渐减弱,不管是农业户口还是城镇户口,都在自由市场选购。但粮库仍然在发挥着作用,国家宏观调控,储存一定量的粮食,以备天灾和不时之需。

民国时期的粮仓大都是征借民房、改祠庙而成,均属简易房式仓,粮食保防主要靠人工翻晒和“出陈储新”,霉烂、虫蛀、鼠食时有发生。新中国建立初期,采用“一扒、二凉、三平、四又扒”的方法,反复翻扒粮堆,控制粮温,预防粮食霉变,并开展搞好粮仓内外清洁卫生和捕鼠灭雀竞赛。后经过不断的设备升级,技术改良,现代的粮库已能较长久地保存粮食,且做到“四无”——无虫害、无鼠害、无霉变、无事故,确保粮库中的粮食安全、无大损耗。③沙溪还有一个老单位不得不提——人民卫生院。1951年5月成立时,仅有医务人员七名。到1964年11月,原卫生院撤销,扩大重组,更名为县人民医院。后来又合并了县血吸虫病防治站、县卫生防疫站、县妇幼保健站等医疗机构,科室细化,医务人员增多,迁往皂头和旭日镇。④老医院搬迁后,院里搭起了大篷,改造成了菜市场,如今菜市场又已搬迁整合到了新的农贸市场。这里只留下了一排排六七十年代风格的三层旧楼,那些用水泥筑起的阳台围栏虽然已残缺不全,但仍能看出原来图案的丰富与精巧。

纵观这些老单位的建筑,存留下来的几乎都是六七十年代建置的。它们选择沙溪,有一定的政策背景、历史原因。那时的沙溪,也是最为鼎盛时期,是十里八乡的集贸中心,是周围乡民向往之地。

那些老单位的职工,或留下来与沙溪本地人结婚生子,或随着单位迁往了市区,或别处生活。曾经的辉煌岁月,肯定附带着很多难以忘怀的记忆。只可惜过往匆匆,只够记录下些痕迹。而那保留最为完整、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赣东北地质大队则须单篇独述,以尽其祥。

注解:

①③④引自《365体育投注县志》1993 年版。

②引自《365体育投注赋》,程建平著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